本文是我在工作中,给团队内部进行的一次分享,以PPT原稿分享于大家。
知识库
笔记工具?
知识库 != 笔记工具
但需要从笔记工具讲起。。。
使用调研
- 印象笔记/Evernote
- 网易云笔记
- 为知笔记
- One note
- Google Keep
- Mweb
- Sublime Text
工具推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任何工作中,使用合适的工具都能够提高效率,减少错误和重复工作,使我们的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一个木匠使用一把锯可以更容易地切割木材
- 一个厨师使用一把好刀可以更轻松地切菜
- 一个程序员使用一个好的代码编辑器可以更快地编写程序
提示:以下推荐的各个工具只分享了我自己体验的感受和使用方式,更多工具本身的功能与特点可以在官网了解,这里不一一列举。
Flomo

产品亮点:
- 产品足够简洁,随时随地记录,使用无压力
- 跨平台、多端同步,数据可导出
- 标签管理能力,自定义分类,互相链接
- 可绑定微信,以微信聊天方式进行记录
- 定期回顾能力,帮助不断巩固
Kindle

产品亮点:
- 足够简洁,功能单一且聚集
- 轻量便捷,多种方式传书
- 笔记多设备同步,可输出
白描App

产品亮点:
- 足够简洁,功能单一且聚焦
- 支持拍照文字识别、OCR文字识别
Notion

产品亮点:
- 功能强大,可定制
- 接口开放,与其它工具集成
- 强大的 AI 写作能力
明显缺点:
- 服务器在国外,网络不太稳定(科学上网解决)
- 无中文版,第三方汉化
Send2flomo
产品亮点:
- 足够简洁,功能单一且聚集,属于专用工具
- Kindle、Apple Books、微信读书笔记一键导入至 Flomo
我们的现状
- 获取知识途径多种多样
- 知识点很广很多,但都是点
- 快餐文化,缺乏营养,难以内化沉淀
- 看了忘,忘了再看
寻找解法
只有输入,缺少处理,没有输出!
输入 → 处理 → 输出
输入:阅读、与人交流、工作与生活实践等处理:思考、整合输出:写文章、与人分享
如果输出一篇文章是 100%,我们用数字给这 3 件事情,做一个量化:
- 输入占 50%
- 思考占 40%
- 输出占 10% (我们写不出来的真理)
打造三个系统
输入系统
- 阅读
- 自媒体、书籍、知识付费
- 经历
- 实践经验、亲身体会、成功&失败复盘
- 想法&思考
- 任何空间、任何时间、任何状态下的思绪
处理系统
内化与精进的最佳方式
- 回顾与总结
- 结合自身经历读后感
- 不断迭代自己的观点
- 定期分类汇总聚合
输出系统
- 讲出来
- 写出来
- 分享出来
凡是需要长期做、希望不断提升的事情,都要做到有闭环!

如何构建知识库的闭环?
- 通过输出倒逼输入
- 通过输出强化思考
我的行动实践
- 公众号文章
- 书籍阅读
- 记录所思所想
- 与人沟通的思考
- 每日回顾以往的记录三条
- 不定时进行之前观点的再迭代
- 每月进行一次知识的汇总与同步
- 每日输出500 字以上的文字
- 不定时把想法与思考以文章形式写出来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