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忙里偷闲去家附近的一个理发店理发,在这个理发店理发大概有七八年的时间了吧。在很多类似这样的日常事项上,我喜欢把它们都固定下来,在一个地方进行,不喜欢来回地换理发店,减少不必要的精力消耗。

因为理发店是固定的,所以理发师也就固定一直找一个固定的老师帮我理发,所以,我必然也知道这位老师哪天休息,哪天上班,也有他的微信,我去之前通常都会联系一下他,问下等候的顾客是否过多,我们暂且叫这位老师为tony吧。
在理发期间,跟Tony老师像往常一样聊起了日常。他说现在很多行业里各种失业的消息,对我们影响大吗?于是我们就针对这个话题展开了聊天。我在聊天过程中突然意识到,理发师这类职业天生具备快速学习的优势,因为他们每天接触着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各类顾客。
如果Tony老师与每一位顾客都可以进行聊天,而且往往是由Tony老师老师主动与顾客聊天,那他也就掌握着话题权,如果对一件事与不同的顾客进行聊,他就可以获得同一件事每个人对它的不同看法。比如我们今天聊的失业潮,Tony 老师从我这里获得一个观点,再从其他五位顾客中获得两到三个观点,他就比我们有了更全面地对失业潮的理解。
Tony老师还可以从上一位顾客处了解到一些知识和观点,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在与下一位顾客处再进行交流,这就是一种非常高效的 教是最好的学 的一种体现。 以此反复,长年累月的积累,必然可以快速地提升自己在很多方面的认知。
这里再往前延展着多想一点, 试想如果Tony老师最近想了解某方面的一些常规知识,是不是就可以刻意地与每天接触的顾客聊这方面的话题,通过这样的聊天方式可以快速地吸收每位顾客对这方面的看法与见解,下班后如果自己再从白天的获取中提取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知识进行总结复盘,那也许花了不多长时间就可以掌握在这方面的知识。
我尝试着举个例子, 假如Tony老师最近想了解下自己回老家发展,于是他跟每位顾客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交流,就可以得到很多建议。其中答案可能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建议回老家发展,理由是一、二、三;第二类是建议留下来,理由是一、二、三;第三类就是不给明确建议,但会帮你分析回老家发展与留下来发展分别有哪些优劣势。有了这些信息,Tony 老师再结合自身的条件与家庭环境就可以做出较为正确的选择了,这样相比较自己闷头去想这个问题,必然会做出一个更加全面、合理的选择。
突然想到这个很是兴奋,仔细想想,其实你我可能在我们不知不觉中也在这么做,只是你我可能没有刻意的往这个方向去思考过。我们在工作中,每天与很多同事的交流,其实有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与这位同事在讨论一个问题时,自己的观点与同事的观点进行融合内化,在与另一位同事交流时,自己的观点已有迭代,以此往复,也是在持续的提升自己对某一件事更全面的了解与掌握。
三人行,必有我师!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