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过得真是有点难以言喻, 我居然在两天内两次走进电影院,昨天独自去看了王宝强自导自演的《八角笼中》《八角笼中:生如野草,不屈不挠!》。而今天,我和爱人还有孩子一同观赏了刚刚上映的动画片《长安三万里》。

今天再与你聊聊,我看完《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的一些感受与思考:

安史之乱爆发后数年,吐蕃大军攻打西南。大唐节度使高适交战不利,长安岌岌可危。困守孤城的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来自豆瓣剧情简介

这部电影中,出现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唐代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张旭、王昌龄、李邕、岑参、贺知章、李龟年和孟浩然等。通过他们的演绎,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学习那些诗词的日子里。
在我印象中,这好像是我第一次看到将诗人们的生活搬上银幕(除了纪录片)。很多首诗通过展现当时诗人们的境遇和时代背景,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诗歌的力量和情感。这种表达方式让我感到耳目一新。
比如,李白在吟诵《将进酒》的时候,诗人们驾着仙鹤冲破云霄,仿佛置身于仙境,那个画面真是令人震撼。我从这个画面和李白中年时的身上(细节做的非常到位,李白也有人到中年时的大肚腩^-^)仿佛感受到了他当时的失意、悲愤和豪迈。

这部电影中的剧情按照高适的回忆展开,可以说算是高适的一部个人自传。我们目睹了高适初次步入社会,与李白初次相遇,从陌生到成为知己,以及他们各自在社会中承受的苦难历程。
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两人相遇的情况、他们的身份以及当时的境遇逐步展示,最终将剧情推进到两人的晚年。
当我在影院观影时,我突然想起之前曾看过的一部纪录片《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采访了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14个7岁小孩,每隔7年进行一次采访,一直延续到他们63岁。当时我看到这部纪录片时,也是非常震撼。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人生七年》,我建议你抽时间看一下,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在今天的电影中,我看到了出身名门之后的高适与商人背景(唐朝初期,商人在政治地位上较低)的李白。他们身份不同,经过各自的努力,最终取得了不同的成就,这与《人生七年》的主题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这也让我想起了我们的发小,我们曾经从小一起玩耍,如今已经步入中年。回顾儿时的玩伴,相信我们都会有很多感慨,这可能就是人生之路吧。
每次相聚,都带来不小的变化,而每次分离,却意味着选择各自道路。每次离别所做的决定,又决定了下次相逢的变化。
最后,也推荐一下这部电影,尤其如果你已有个七八岁以上的孩子,如果有闲暇时间,可以一起带着孩子去电影院看一看,也可以让孩子获得很多感受,也许会让他/她更加喜欢上正在学的诗句。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