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工作上面试了一位同学, 工作7年,换了四份工作,每一份工作都是不同的领域。于是,我很好奇,他对自己这样不停切换赛道是怎么想的?就问了他我的这个疑问。他的回答是因为前两家公司是因为公司营收出现问题发不出工资了,而后两家是因为个人发展空间。

这个回答,以我面试了几百号人的面试经验来说,显得没有一点儿说服力,很明显地没有讲出真实的想法。

于是,我又问了他个人职业发展如何考虑的?但他的回答也是比较简单,且从回答能看出自己并没有多少思考这方面的问题,这也印证了他这些年的工作经历。

其实,我知道,工作7年换四份工作,在互联网行业里,这个并不新鲜,甚至一部分同学是一年一换的。

我一般看简历,都会先看他/她 的工作的经历的时间轴,然后再看每份工作之间的关联性。从这个通常就可以看出候选人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否有清晰的发展路线。

虽然说打工这件事无法跳出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但我还是想与你分享一下我对于职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首先,我认为个人的职业发展一定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来思考,以终局来思考当下。尤其在工作的前五年,可能眼下的薪水和福利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决策,但要考虑到自己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如果我们对自己有一个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比如五年,甚至十年,那在我们做事时就会考虑哪些岗位或行业是应该去选择的,对于一些和自己职业发展规划无关的就先放在一边,不去当做最好的选择,这也许会避免我们跟风似的频繁跳槽,因为你清楚你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其次,我也比较追求职业发展最好能与个人的兴趣有关。在选择工作时,不仅仅只是关注薪酬和待遇,更要考虑自己是否真正热爱和适合这份工作。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我们才能够持续地投入精力,不断进步。

就比如我,工作十多年,依然对工作上所做的事保有热情,因为我上大学时就已经开始喜欢上计算机技术了,虽然这几年一直偏管理,但技术并没丢。看着自己一个个规划与设计的项目落地,心里还是充满了成就感。

最后,在我的认知里,职业发展也是一件长期主义的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无论我们选择了怎样的职业道路,都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和学习,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不要迷失于短暂的成功或者临时的失败,而是要始终坚持,为自己的职业目标不断前行。

最后建议:不要频繁地换工作,每一次更换工作前都需要谨慎思考是否对自己的长期职业发展产生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