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了一篇之前的读书笔记,没想到阅读量还过百了。近这一年的日更写作,从同频的公众号中看到最多的一本书就是周岭老师的《认知觉醒》了,很多人都在说这本书对他/她的影响有多大多大。
回想我阅读这本书,还是在去年的夏天,那时我正好在阅读这个主题的书籍,当时记得看了《少有人走的路》、《人生只有一件事》、《自卑与超越》和《纳瓦尔宝典》,当然还有这本《认知觉醒》,对了还有一本是辉哥的《人生护城河》。
我对《认识觉醒》这本书也给以很高的评价,至少在近些年新出的书籍中,我认为是处于佼佼者的。

而且文中提到的“早冥读写跑” 人生五件套,目前我都已在实践中,而且部分已真切感受到了它足够大的价值。
今天就与你聊聊,我当时阅读这本书后的一些记录,这些读书笔记中有文中摘抄,也是我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我在今天开始写作前,又仔细翻了一遍,我想着昨天那样原原本本地发出来,而是我重新写一篇,这里面不仅仅只是这本书中的一些观点,也包括我对相关观点的理解。
有一句话叫做:“你当前的决策都源于你当前的认知!”, 我是很信奉这句话的,很多情况下我们为何做出那样的决策,就是因为我们的认知就是那样的,所以我们无法做出更优的决策。
就比如说在北京买房这件事, 我10年前要有足够的认知,认识到人口净流入稳定的城市,房价必然会持续上涨,那时候就会果断出手在北京购买。而不是在老家市中心去买一套房, 这里的错误认知有两个,一是那时候的理解是肯定会回老家定居,二是在北京买不起房子,而现实是稍稍借点就可以付了那时北京的首付。
以上是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案例,这就是认知的局限性决定了我需要花费更高昂的代价。
认知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周围的世界,影响着我们的每一个决策。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就在于认知能力。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
成长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让我们的大脑认知变得更加清晰。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选择,不仅仅是对当前情况的反应,更是我们认知水平的体现。当我们的认知更加清晰时,我们的选择也会更加明智。
就像写公众号,有耐心的人会牢牢盯住长远价值,他们的目光在5年、10年之后。所以不会因眼下文章的阅读量低而缺失动力,也不会因别人写出了10W+的文章而焦虑不安。
毕竟各自所处的阶段不同,只要持续创造价值,别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从这个角度看,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这也侧面回答了为什么我们需要终身学习。因为当我们知道的规律越多,就越能定位自己所处的阶段和位置、预估未来的结果,进而增强自己持续行动的耐心。毫无疑问,对外部世界的规律的认知能使我们耐心倍增。
以上就是对写公众号的认知,但很多人对于这个认知是不清晰的,所以就会在中途放弃,认为自己的阅读量一直提升不上来,自己不适合做这个,等等,反正是可以找到很多个原因的。
我从认识到写作的真正价值后,我想我已经对写作这件事有了充分的认知。所以说,我写公众号就顺着我的心来说,即使短时间内阅读量低也不会对我有太多的心理影响。我知道它迟早会多起来的,这个时间可能是一年、三年,甚至是五年,不急,我有时间。
相较于半年前,我刚刚看了公众号数据,现在每个月可以有150 - 200的用户关注 ,而我刚刚开始写的那3个月关注人数还不到100,这就是成长, 这也是持续在成长最好的证明。
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关键。像写公众号这样的活动,需要有耐心的人才能看到长远价值。他们的目光投向5年、10年甚至更久的将来。他们不会因为短期的成败而动摇,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持续创造价值,别人的今天终将是自己的明天。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