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6:00起床,按例完成15分钟的冥想。原计划是与两位朋友约过一起去跑步,结果早上起来发现有雾霾,所以跑步计划取消。

后来朋友提议要不出去走走,因为PM2.5 也只是刚刚过百,空气质量不是过度的差。于是我们又果断地重装上阵,一起在家附近的公园了走了一个小时,三个人一起边走边聊天。

在这种一起聊天的过程中,时间过得格外地快,很快一个小时就过去了,然后慢慢往回走。走在要穿过马路时, 两边车辆已经充满了整个道理,在车辆等待绿灯的时候,我们仨匆匆穿过马路。

这时,我心中有一种看到退休后的生活状态的感觉, 我们三个30多岁的中年男人从公园里溜达出来。通常这个时间应该都是老人在公园里散步回家的时间,而我们一没有跑步,二没有做其它的运动,似乎也加入了老年队伍一样,这不禁让我有一点点觉得奇怪。

上面与你聊了下我今早起床后的时间消遣,回到正题,今天与你聊聊主动学习。

最近两、三周我的微信上面加的好友约有200人左右,早起群也是暴涨。从中我看到一些现象,借着昨天阅读完的《被讨厌的勇气》与你聊一个书中的理念 - 课题分离 。

看到这里,你会问,这和我标题上写的有什么关系啊?别急,慢慢听我讲,阅读完后相信你会理解它们是存在关系的。

先来看这本书中的原始理念:

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我直接拿具体的案例来与你讨论这个观点。

首先,拿我早起群的案例,早起群里每天大家会自发地进行早起打卡,每天约有50多人在打卡,群成员有200人。

我一直不太鼓励在社群里制定规则强迫大家去进行某项行动,更鼓励大家自发地进行, 只有你自己有意愿去做,做出来的成绩才是你自己的。

并不是说你在群里不打卡,我就怎么样怎么样你,把你从社群中请出去,这样的事我是不会做的。但如果发与社群无关的话题、广告这些,我还是会请出去的,因为这是我的职责,维护这个群的环境健康。

在这个案例中,如何进行课题分离呢?你加入我的早起社群,是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好,这件事是你自己的事,它本身与我无关,所以如果你有意愿变好,也认可我的社群,那就跟着社群一同成长,积极在社群里学习交流。

而如果你发广告或一些垃圾信息,这就是我的事了,因为我需要维护好这个社群,给大家提供一个纯净的学习交流的环境,让更多人能在这里得到成长。这是我的职责所在,所以我把你请出去这件事,由我决定,不需要与你商量与沟通。

你看,这么看下来, 咱们的界限都很清晰。同理,你关注了我的公众号,我每天会更新文章,这是我的事,无论是写得好与写得坏,内容本身的创作是我的事;而你呢?你可以选择看或者不看,只需要看它对你是否有价值,是否能让你得到成长,这是你的事。

你可以根据某一篇文章进来,然后认可这篇文章或者认可我而关注了我,你可以停留在这一篇文章的了解上,也可以从我的公众号中看更多的文章,甚至可以将我这一年来更新的文章全部看一遍,这些都是你的事,与我无关。

如果你选择了看历史文章,去获取更多内容,这就是一个主动学习最好的体现。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发现经常有人会问我要做什么什么,应该怎么做?而这些内容在我公众号中正好有。于是,我会回答去公众号中搜索一下, 这时候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去看了,然后回来继续与我交流 (极少数),另一种是没看,继续问或者选择不问。

很明显,前者就是那种主动学习的朋友,而后者就更倾向于等着你给答案。

我非常喜欢主动学习的朋友,这是一种学习态度,相信这样的朋友在做任何事上都处于一种很主动的状态,所以他/她学习一种知识的速度往往会比非主动学习的人要快很多。

以上就是我通过 书中的课题分离来引出的 主动学习, 整个过程逻辑上不是太严谨,可能稍有些啰嗦,但意思应该是表达出来了。也许你听明白了, 知道在学习上自己应该承担的职责是什么了,学习永远都是你一个人的事,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请牢记这一点。

有了这个认知后,我们再来看我们平时在坚持做的各类终身习惯。

你不跑步、不运动是你的课题,因为身体是你的,健康也是你的。

你不早起更是你的课题,因为时间是你的,最后努力的结果也是你的。

这些统统不是我的,所以我不可能为你去做,而我的是我要坚持跑步、坚持早起、坚持阅读写作, 因为这些行动背后的收获统统都是我的,我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做。

再延伸一下,我们为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学习这件事上,学得好不好是应该是谁的事?对了,是孩子的事,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自己主动学习,而不是我们坐在旁边催着、喊着、骂着孩子学习。

这样的教育方式注定是失败的,孩子缺少了主动学习的环境,你能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我们应该更适当地去给孩子创造一个属于孩子主动学习的环境,从小培养出孩子的主动学习技能,因为那是她/他的人生课题啊,请你别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