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六点半起床,计划先进行十分钟冥想,接着投入三十分钟写作。然而,十分钟冥想结束后,正当要开启写作时,我却被其他事情吸引了注意力。先是收拾了早上上班要穿的衣服,接着又处理了昨晚未完成的一些小事。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七点半,可我今早的写作依旧没有开始。其实,早上所做的这些事情,每一件都耗费不了几分钟,而且除了收拾衣服外,其他事情既不紧急也不重要。
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没想好今天早上要写什么内容,内心对写作怀有畏惧之情,所以未能下定决心坐在电脑前写作,而是通过找其他事情来做,以此逃避写作的困境。
如今,我完全能够理解,做任何具有挑战性的事情都会产生一些畏难心理,这是极为正常的情况。在这种情形下,人往往会东忙一下西忙一下,以此逃避那件让自己感到畏惧的事情。就像我,不只是这一次,在生活中类似的情况也会经常发生。
每当我们遭遇相对有挑战的事情时,在没有想好应对之策的情况下,都会去寻找其他事情来掩盖这件事情的紧迫性,一直拖延到无法再拖时才去做,而这时做出的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此时,我们就会给自己找一个理由 —— 没有时间做,所以没有做好。

事实上,很多情况下我们是有时间去做的,只是把大量时间耗费在了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而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却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找出最重要且对我们最有价值的事情去做,迎难而上才是最佳状态。
这,或许也算得上是一种修行,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克服、修正自己的习性。我深知这很艰难,就如同我刚开始跑步时,一开始也会有一些畏难心理,但现在反而会兴奋地期待出去跑步。
虽然有时候状态不佳时,早上起来本计划要跑步,也会有点不想出去的情况,但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了,这是长期养成习惯的结果。通过养成习惯来减少这种畏难心理,是一种非常好的解决方法。
那么,如何有效避免这种畏难心理呢?我认为只有一个方法,而且从实践过程来看效果极佳,那就是刻意养成习惯。
就像写作,养成习惯的方法就是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坐下来,不管有没有想法,都打开电脑,坐在电脑前开始写,哪怕只是写一些随笔。只要开始写起来,写着写着,思路自然而然就会涌现出来。这是我经过这一年多的写作练习所体会到的真正实践。
古人说得极好,“万事开头难”。现在的我越来越深刻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
话说回来,要想完全消除这种畏惧心理基本是不可能的,这是人的本性。我们更多的是要认识并理解这个本性,然后通过培养习惯的方式去减少这种事情的发生。同时,在每次发生的时候,从内心中去理解它、接受它。

比如说,今早写下的这篇文章,是我在七点半的时候坐下来开始写的,花了二十分钟时间完成。也许这篇文章没有太多的实用价值,但它是我即兴发挥的成果。在我坐下的那一刻,我并没有提前想好应该写什么主题,但写着写着,我就明确了自己要写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人都会有畏难的心理,但在这种心理下,我们还是要想办法通过养成长期的习惯,减少这种事情的发生,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好。

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启发,欢迎你转发给身边最爱的人,与最爱的人一起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