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我们,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常常感到迷茫。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报各种课外班,真的是正确的选择吗?刚刚回家的路上,我在得到APP 上听了一本叫《妈!这是我的人生》的书。这本书让我再次思考起孩子的教育问题。当下,很多父母在 “鸡娃” 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却忽略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在我看来,阅读和运动才是每个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先说说运动。著名企业家王石热爱登山运动,这不仅让他保持了健康的身体,还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毅力。我们的孩子也可以从运动中收获这些宝贵的品质。有了运动这个习惯,孩子每天充满活力,大脑保持清醒,身体得到健康发展。
而且,适量的运动还能保证孩子的睡眠,助力孩子成长。我朋友的孩子小明,以前学习成绩一般,性格也比较内向。后来在父母的引导下,养成了每天运动的习惯。现在不仅学习成绩提高了,还变得更加自信开朗,在学校里也结交了很多好朋友。
再谈谈阅读。巴菲特一生热爱阅读,他的知识储备和智慧为他的投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阅读可以培养孩子自己探索的能力、专注的能力,而自主、专注又是一个人在成长路上最核心的能力。
拥有了这个能力,应用在学业上,家长再稍加引导,孩子就能每天自主地进行学习,学习效率也不会差。我家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每年的阅读量至少 1000 万字起步。今年五一假期,带她出去旅游,她在休息时间看完了余华的《活着》,还不停地向我要更多书。
这不仅仅停留在我的理论阶段,在我家孩子身上都有实践。最近两个月前,孩子嚷嚷着想报一个篮球班,我和爱人果断给她报了。我们的决策依据是篮球是一项很好的运动,我们不期望她能打得多好,但每一课她都能在篮球场上愉快地奔跑,这就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了。
事实也是如此,孩子每次篮球课上都玩得很尽兴,最近还被选到了她们年级的篮球队,真是意外收获。
然而,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有多少家长陪着孩子写作业,自己却刷着手机?这种方式怎么能教育出一个健康的孩子呢?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的角度换成孩子,我们会是什么想法?
我们有时候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有没有可能其实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私欲呢?和亲人、朋友、同事比孩子,和班级的其它小朋友比,那为什么不和其他人比比自己呢?
再说现在的课外班现象,各种课外班琳琅满目,但有多少家长真正关注孩子学得怎么样呢?这些课外班有什么对学习效果检测的机制和评估指标吗?没有,统统没有。在这种环境下,我们送孩子去课外班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作为家长,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孩子的阅读和运动,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从每天陪伴孩子阅读一本书开始,或者一起去户外运动半小时。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拥有幸福的人生,而阅读和运动就是开启这扇幸福之门的钥匙。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启发,欢迎你点赞、在看、转发给身边最爱的人,与最爱的人一起共同成长!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