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工作的时候,恰逢两个季度交替之际,我把在Q2 建立的一套流程闭环准备交接给下面的几位主管进行轮值执行下去。
所以与你分享我是如何培养自己的闭环思维,并把它应用到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先讲讲上面这个例子,不知道大家在工作中是否会有这样的场景,就是在团队里希望培养团队的学习氛围。但每每组织几次团队分享后,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最后就不了了之了,很难持续的把这种分享持续进行一个季度,更别说一年了。如果你也面临这样的困境,可以试试我的这个方法。 我在设计分享的时候,考虑的是把它打造成一个流程闭环,初期由我亲自进行执行,在让大家逐渐形成习惯后,期望让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代替我的角色继续执行下去。于是,我设计了下面的流程,通过对事前、事中、事后的流程化管理,加以一定的制度和激励措施配合,最终实现了一个季度的持续分享,并且在后期大家开始已经有了主动提报分享主题的积极表现。

组织者职责
- 每季度末收集分享主题与分享人
- 预订会议室
- 与分享人确认时间,提前全员预告本周分享内容
- 组织全员分享
- 进行分享后评分问卷收集、统计
- 每季度末进行Top3公示
- 奖品购买、发放
分享者职责
- 提供分享主题名
- 准备分享稿并进行现场分享
Q3 开始把组织者从我换成了其他主管,每个主管轮班一个月,每月四次分享,且固定了分享时间,就这样可以持续的运转下去了。当然,内容也要稍作把关,对于我们来说,作为一个研发团队,也不能每一次都分享技术主题,所以也会鼓励大家分享非技术主题,通过这样的方式穿插来分享,也能带动团队的分享氛围。从这个例子中,相信你会得到流程闭环给我们工作带来的价值,所以,也建议你在工作中多去设计这种流程闭环,通过这样的方式更有效地管理团队。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不用设计的这么复杂,在每一件事也都可以多思考一下是否可以提升它的效率。比如 ,我在跑步时,之前的方式就是跑完步,回家把衣服脱下洗澡,给爱人说一声帮忙洗下衣服。但是,有时会出现第二天跑步时才发现上次的衣服还没洗的情况,虽然很少,但我就会去想办法,如何规避这种情况发生。于是我改良了我的跑步流程,将洗衣服的环节加入进去,就不会再出现上面这种情况了。现在我的跑步流程如下:
- 前晚提前准备好跑步装备
- 早上起床、洗漱、补给、穿装备
- 出门到达公园,热身、跑步、拉伸
- 跑步结束到家,把衣服放洗衣机进行速洗15分钟
- 开始洗澡、穿衣服
- 晾晒衣服(洗衣已完毕)
- 吃早饭
上面这个例子,通过将洗衣服这件事在流程中闭环,就可以让自己更高效地进行跑步,避免一些意外因素发生。
其实,像上面这种生活中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都是通过简单地将所做的事流程化闭环,就可以大大减少我们很依赖于大脑记忆去解决的问题。
那如何才能锻炼我们的流程闭环思维呢?
我总结的几个锻炼闭环思维的方法,供你参考:
- 自我反思复盘:在每件事情行动前后,对整个过程多做反思复盘,从中找出做的好的与待改进的,并制定措施快速落实改进。
- 系统性思考:遇到问题时学习多站在问题之外来审视这个问题,不要一头扎进问题里面。
- 实践反馈结合:将我们想到的解决方案付诸最小成本的实践,并根据反馈和结果不断改进和完善。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逐渐锻炼我们的闭环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同时,我们也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反复运用这些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成就。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