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原本计划要写一篇关于阅读认知的文章,在中午休息时已经在Flomo上粗略地写了一些。
但由于晚上下班比较晚,直到回到家已经是22:20了。为了明天早起,我决定将阅读方面的话题留到明天再与你聊。
今早,在写作群里,有位朋友分享了一篇文章,正好与我前几天写的某篇标题非常相似,于是我忍不住去看了一眼。
在文章中,直接提到了我的那篇文章,作者从不同的关注点来阐述这个话题,我认为讲得非常不错。看完后,我突然意识到也许是我阅读的方式不对,我没有能够感受到作者所传达的那种情感。
这让我想起了我去年读过的一本小说《悉达多》,书中描写了主人公悉达多的一生经历。

一开始读这本书时,并没有特别吸引我,但我忍住了一些,继续读下去,突然感觉到与自己的联系。
渐渐地被吸引进去,直到读完后才意识到,这本小说好像在讲述我们作为人类的存在,一生追寻自我生命的过程。
我在想,我为什么没有获得与她同样的感受呢?我回忆我对那本书的阅读初衷,是期望从中快速获得写作方面的新认知,更多的是把它视为一本工具书籍去阅读,所以有很多细节我其实有跳过,比如表达作者感受的东西。
也许,我应该使用阅读《悉达多》的心态去阅读,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短期内就不再去纠结它了,或许在某一天我会重新去翻翻那本书。
今天我获得了两个知识点:
- 同一个话题,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同一个话题进行不同的讲解,这本身就是思考和写作的最佳素材。
- 同一本书对于每个人来说,由于经历和背景的差异,所获得的知识和感受也会有所不同。没有谁对谁错,更重要的是相互交流、理解和包容。
通过以上的经历和思考,我对写作和阅读的理解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