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是什么?在每个人的心中是有不同的定义的。
对于房产中介来说,资源就是一栋栋房子。
对于医生而言,资源就是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专业知识。
对于农民来说,资源就是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
对于科研人员而言,资源就是实验室设备、科研经费和合作伙伴。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资源就是教学材料、教育技术和培训机会。
对于企业家而言,资源就是市场机会、资金和人才团队。
对于旅游导游来说,资源就是旅游景点、历史知识和沟通技巧。
只提到这么一个概念,就可以得到的这么多答案,其根本原因是我们每个人的背景和经历都是独特的,这导致了我们在交流中对同一个概念所赋予的含义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这种情况下,即使我们使用相同的概念,因为每个人心中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可能不同。这对于沟通而言就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 共识难以达成: 由于每个人对于同一个概念的理解不同,很难在交流中快速达成共识,特别是涉及到广义的抽象概念时。
- 共识的稳固性问题: 即使我们在交流中达成了某种共识,由于每个人心中的理解不同,这个共识的稳固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后续交流中的误解或混淆。
今天我为什么会写这样一个话题呢?起因是我在最近的工作中遇到并深有体会的一个问题。最近在跟进一个部门级的项目,涉及四、五个团队的协作沟通。之前有提到我是负责研发团队的,所以沟通交流的多为研发团队,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依然有这样的问题。我们也是在“资源”这个概念上,组织一个会议讨论,发现讨论了近两个小时,大家还是没有对齐产出一些结论。
在第二天又组织了会议继续讨论,最终在一个小时的激烈讨论中形成了一些共识,于是让各团队回去基于这些讨论的结论输出各自的方案。结果输出的方案发现大家对于讨论的结论依然有偏差,不同的方案并没有很好的衔接起来。当时,我们在内部的即时消息工具上沟通到晚上9点多,后来让我把当天的会议结论再描述一下。我没有当时直接下结论,而是反馈说第二天早上输出一个结论性文档。
我在第二天早上在写这个结论文档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思考,这里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我把大家的聊天记录和各团队输出的方案又重新认认真真地看一一遍,最后发现,大家对于“资源”这个概念好像理解的并不一样。
于是,我在写这个结论性文档的开头,首先写了一个资源的定义,把资源在这个文档中的理解圈定了范围,然后把后面的结论一一阐述写出来。最后,发在群里,发现大家对这个结论中的多处分歧问题都没有了。通过这一次经历,我更理解了,为什么那些专业的项目计划书中有一个术语解释或名词解释的章节,其实就是为了快速解决大家的沟通和共识过程中对于术语/概念的信息拉齐。
所以,这个经历对于我的成长是:如果我们在一些复杂的沟通中,遇到一些广义的概念,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先把这些概念与大家对齐,再来讨论相关的方案,就会发现很多理解分歧会提前避免掉,不但加速了沟通效率,也让问题的解决显得更为水到渠成。这种方法能够为交流提供一个更稳固的基础,让参与者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讨论问题,从而推动更有意义的对话和合作。
最后,再解释一下,什么是我所说的广义的概念:所谓广义的概念就是涵盖范围较为宽泛,不具体、不精细的概念,它常常是抽象的、一般性的,适用于多种情境和背景。比如资源、项目、成功、幸福、健康、自由、公平等等。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