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的某个周末,我们一家人都会去一趟图书馆,在图书馆里,通常是老婆在看书,孩子在写作业,而我则利用这个时间进行阅读或写作。

一家人能在一起学习,我感到非常地幸福。有时候一个月可能会去图书馆2-3次,一方面是归还之前借阅的书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阅读新的书籍。

我很庆幸孩子从小就特别喜欢阅读,她只要一拿到书就能很快沉浸其中,废寝忘食。这个好习惯主要得益于她的妈妈,在孩子还不识字的时候,我爱人就开始给她读绘本听。

家里买了大量的绘本,等到孩子可以自主阅读的时候,书架上已经没有地方摆放新书了,于是我们开始把一些书籍送给别人,腾出空间来摆放新书。

我一直认为,如果要培养两个可以伴随孩子一生的习惯,其中一个一定是阅读,另一个可以是运动。放在人的一生这个长周期里,真正对我们影响较深的终身习惯无需太多,除了基本的生活生存技能外,终身爱好或习惯中一定要添加上阅读和运动这两项。

作为80后人,我最初的阅读经历是从小人书开始的。在我叔叔家里有很多这类的小人书,我基本都翻阅了一遍。什么《封神演义》、《隋唐英雄传》、《白眉大侠》等小人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开始阅读《读者》、《意林》等杂志类书籍,以及金庸、古龙、卧龙生、梁羽生等作家的武侠小说。

进入大学后,身边的同学都热衷于看网络小说,我也看过一些,但并不是很感兴趣。反而更喜欢看一些黑客类小说和计算机相关的书籍,如《黑客X档案》、《计算机学报》等,其中有一本黑客类小说《指间的黑客》在那时是我阅读的印象最深的一本,最近几年我还怀念过,重新阅读过它。

工作后,我开始专注于技术类书籍的阅读,因为这是工作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涉猎更广泛的领域,包括经济学、心理学、哲学、历史等。同时,我也开始接触知识付费类听书,以辅助我的阅读。

去年开始,我又重新开始看一些小说了。在疫情期间,我感染的那两周里,我读完了一些经典的小说,如《挪威的森林》、《老人与海》、《平凡的世界》和《白鹿原》。我发现自己逐渐开始喜欢上阅读历届矛盾文学奖的小说作品了。

开卷有益,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谚语,意思是说阅读可以带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古代,中国就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们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和智慧,这也证明了阅读的重要性。

巴丹在《阅读改变人生》中写道:“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的终点。”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出自国画大师李苦禅的一句名言,意思是小鸟如果想要展翅高飞,那就要先学会如何振动自己的翅膀;人如果想上进,就要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知识。

阅读可以不断地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观点,从而拓宽我们的思维方式,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此外,阅读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我们更加自信地与人交流。

阅读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它可以提高我们的素质,扩大我们的视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因此,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我们都应该保持阅读的习惯,让我们受益终身。

那我们如何更好地阅读呢?我用最简单的大白话给你两条读书建议:

  • 找自己喜欢的书读,找对自己当下有用的书读
  • 可以借助豆瓣评分,找8.0分以上的经典书籍读

良好的阅读基础在于主动地阅读,阅读时越主动,就读得越好。我们现在选择都来源于认知,认知提升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阅读伟人书籍中的认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穿越时空与伟人去进行隔空对话。

相关阅读:

有效阅读从来都不是以数量衡量

不同角度的阅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阅读的秘密武器:构建个人阅读闭环的关键

送你一个克服阅读遗忘的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