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上,朋友给我发来一个分享,是得到听书中的一本书《写作这回事》,我想应该是对他感触较大,所以他才分享给我。
因为他也受到我的影响开始进行日更写作了,已经持续了两个月,也是在逐步探索写作这回事。他的公众号如下,如有兴趣可关注。
我当时看到,只是给他了一个回应,没有马上去听,是因为我正在忙其它的事。直到我晚上下班回家的路上,才打开得到APP去听这本书。
正好到家,这本书也听了一遍,我通常是两倍速,所以也就十几分钟结束。公司到家的路程也正好15分钟。
这本书的作者斯蒂芬金,也许你可能不熟悉他,但由他的小说所改编的影视剧,我相信你肯定看过那么几部。举几个例子吧,《肖申克的救赎》、《伴我同行》、《迷雾》、《闪灵》、《绿里奇迹》等。
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是 — 创作生涯回忆录 , 所以,这本书有一半的篇幅是他的自传,另一半篇幅讲述了他对写作的是一些心得与看法,而这一部分正是我目前在经历与实践的。
对于斯蒂芬·金来说,能够成为一个大作家,从来靠的不是灵光一现的瞬间,而是不停地累积。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只有持续不断地跑,才能有越过终点线的那一刻。
他提到:写作不是一个需要刻意经营的事,而是一种长期稳定的状态,像吃饭睡觉一样支撑着生活继续。
而日更就是很好的一种长期稳定的输出状态,通过这种状态让自己不断地进行练习,以达到像吃饭睡觉一样轻松。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大量地、连续地、不停地做,比纠结在一个事情的表面上要重要的多!
写作一定要先开始,然后坚持不懈,慢慢等待写作的结果。作者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写作者,不要在意某一篇的得失,更重要的是长期量的累积。你坚持的时间越长,写作就会越容易。嗯 ,我坚信这一点!
写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他把写作当作自己的终身事业,把它和生活紧紧绑定在一起。而我也一直坚信写作要源于生活,写作就是写我的生活,写我的经历,写我的思考与实践。
早年斯蒂芬·金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一位主持人问斯蒂芬·金是如何写作的,他的回答很简单:“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当时主持人似乎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但斯蒂芬·金确实没开玩笑,他是认真的。
他认为,写作就是把你脑子里的想法直接下载到纸上的阶段,你能写多快就写多快,速度以自己能承受、不难过为标准。只要你写得足够快,自我怀疑就追不上你,起初的热情也就还在。
等你写完第一遍稿子后立刻合上它,暂时先去忘了它,隔一段时间再来看,再来改。这样,总共就这么两稿就够了。
他提到的别让自我怀疑追上你,这个观点表达的很独特, 让我想到《写出我心》中提到的“只管写不去,不要往回看。”, 有同样的观点。
是啊,我们很多情况下写不出来,写不下去,就是写出一段来又回去看,然后开始自我怀疑,然后就很可能没有然后了。重头再来。。。
还有一个观点也很棒,作者提到口语化写作,它的核心不是从概念到解释再到举例的这样一个书面逻辑,而是回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表达这种天然逻辑。那就是,我会关心面前的你到底有没有听进去,也就是我们的读者。
写作一定要先开始,然后坚持不懈,慢慢等待写作的结果。不要去在意某一篇的得失,更重要的是长期量的累积。你坚持的时间越长,写作就会越容易。
以上是今天在听完《写作这回事》一书,与你分享的内容,如果你也热爱写作,就请自在地写起来吧!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