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22:20,我刚刚完成了10分钟的冥想练习。
这次冥想中,我突发奇想,使用了潮汐APP上的引导式冥想。
为什么选择晚上进行冥想呢?
这是因为今天早上我进行了40分钟的跑步,每当早上有跑步计划时,冥想往往会放在晚上,在上床入睡前进行。
今天的冥想效果非常好,在引导语音的帮助下,我的大脑慢慢平静下来,感受到内心的宁静。
这也许和我已经感到困意来袭,准备上床睡觉有关。
回顾最近两个多月的冥想,我发现效果似乎不佳。
我感觉自己把冥想有时当成了一项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而冥想。
而不是抱着通过练习让冥想的质量逐步提高的心态进行,这样似乎并没有让自己的内心和大脑得到真正的放松和平静。
这有点违背了我当初想要养成冥想这个终身习惯的初衷。
现在我意识到了这一点,需要自己调整心态来重新审视冥想练习。
在冥想了300多天后,我发现有时候大脑在冥想结束后感到非常清爽,就像跑步结束后身体感到充满活力一样。
然而,有时在冥想过程中,思绪会不受控制地乱飞,无法停下来,有时还会出现走神的现象。这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尤其是最近两个月,我为了完成每天的冥想任务,似乎长期停留在这样一个状态。
这也是我在今天的冥想体验后突然意识到的问题。
既然发现了这个问题,我肯定会有意识地去调整这种状态。
以上,是我今日冥想后的一些反思。
并与你分享我这近300天冥想的心得体会,以及我在学习和实践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如何从零开始进入冥想练习的一些步骤。
一句话说冥想开始的方法就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坐下来,关注呼吸。
完了,就是这么简单,不过,我想你可能不太信,那我再给你一个相关更为清晰的步骤:
- 找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远离一切信息干扰
- 找一个椅子,静坐,双脚与肩同宽,手臂轻轻地放在腿上
- 挺直脊柱,放松肩膀,头微微后倾,使颈椎与尾椎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 深呼吸五次,闭上眼睛,缓缓进入冥想状态
- (第一种)使用腹式呼吸,心神关注鼻尖,以鼻尖为锚点,感受吸、呼气时空气流过鼻尖的感觉
- (第二种)使用腹式呼吸,心神关注腹部,以腹部为锚点,感受吸、呼气时腹部上下起伏的感觉
- 开始慢慢退出冥想状态,手脚简单进行一些活动放松,活动一下肩膀、脊柱,缓缓睁开眼睛
冥想不是致力于让你变成别人,而是让你与当下的自己自在相处。希望这些分享能帮助到有兴趣、想尝试冥想的你,也欢迎大家加我微信,一起交流冥想的心得。
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启发,欢迎你转发给身边最爱的人,与最爱的人一起共同成长!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