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公司,碰到一位同事,直接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是怎么坚持每周都跑步的?”。本来,这个其实不新鲜,因为这两年,是不是会遇到同事打招呼都直接问,还在跑步不?类似这样的问题。

在他们看来,觉得这是一个极其痛苦的事,但我还在坚持,但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享受,算不上什么坚持,因为已经养成了习惯。

今天就借由这件小事,与你聊聊我理解的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最核心的理念是:不让自己痛苦。

以长期运动跑步为例,其实它的关键在于不让自己处于极度痛苦的跑步之中;而想长期持续写作,就切忌制定一些让自己备受煎熬的写作目标。

在我看来,这是长期主义最为关键的认知之一。因为人类的本能机制使得我们更容易记住痛苦,当下次面临相似情境时,我们会调用先前的痛苦体验,从而拒绝继续行动,这项能力本身其实也是人类进化的一种优势。

因此,我们看到无法长期进行下去一件事的人,往往是那些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下不切实际目标的人。

人人都想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去提升自己,快速减肥、快速发财或快速写出10W+的爆文,这些都属于是目标远大,但在一开始习得一个技能或养成一个习惯来说并不是好的目标。

因为制定了这种远大目标,所以往往可能会在刚开始不久后就迎来挫折,从而深感痛苦。这种痛苦会在下次行动时被主动调用,因此就会慢慢地消磨掉你仅存的那份意志力。

因此,我坚信长期主义的核心是:远离痛苦。

远离痛苦,就是将做事的痛苦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确保自己保持一种舒适的状态。这样,我们可以持续不断地前进,哪怕进步微小,也是可以保持持续地进步。

随着不断的进步,我们就能够承担更多更大的挑战,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加,对自己的掌控感逐渐增强,焦虑感逐渐减少。

那些能够坚持长期主义的人,都不是超人,就是通过这样一点点地持续进步,逐渐适应了更高挑战的状态。并非是强迫自己保持多强大的自律,而是已经养成了习惯,所以,在真正执行时,已经不需要什么强意志力了。

这正是长期主义,或者叫自律的真谛。

因此,我们在制定目标时,要从微小目标开始,这至关重要。比如每天10分钟阅读,每天50字写作,每天2个俯卧撑,每天500米跑步等等。

当你看到这样的微小目标时,也许你会笑,会觉得太小瞧自己了。但正是这样的微小目标才能使你真正养成一个长期的好习惯。

我的很多习惯就是这样逐渐养成的,比如我跑步一开始就是从500米开始的,写作一开始也是按100字开始的,阅读是从每天15分钟开始的。这是我引以自豪的事,因为这些习惯的养成,让我有足够的自信心去养成更多好的习惯。

在外界看来就是自律,但我并不觉得它算是什么自律,只是日常而已。如果非要说自律,那一开始的那100多天我认为算得上叫自律吧。

一旦养成了微小习惯,你会发现小目标到大目标就并不是很遥远,只需要调整你的目标即可。

最后,总结一下,任何长期习惯的养成,都一定要从制定一个微小的目标开始,只有不让自己痛苦的小目标,才是好目标。

长期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远离痛苦

如果你觉得对你有启发,欢迎你点赞、在看、转发给身边最爱的人,与最爱的人一起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