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休假一天,早上一家人来到了图书馆,孩子在写作业,老婆在看书的时候,我正好也可以进行我今天的日更写作,我非常享受这种状态,感觉一家人在一起一起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我们一个月通常会来图书馆2-3次,一方面是过来还书,另一方面是过来读书,一家人一起感受这种安静的阅读时光。

庆幸的是,孩子从小就特别喜欢阅读,只要一拿上书就很少很快地能沉浸其中,用废寝忘食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这个好习惯源自于孩子妈,她从孩子还不识字时就一直给读绘本听,家里买了大量的绘本,到孩子可以自主阅读的年纪,家里的书架已经没有地方摆放书架了,然后是不断的把书籍送人 ,腾出空间来再给新书摆放。

我一直在思考,如果要给孩子从小培养两个终身习惯,我想其中一个一定会是阅读,另一个可以是运动。放在人的一生这个长周期里,其实真正对我们影响较深的终身习惯无需太多,除了基本的生活生存技能外,终身爱好或习惯中一定要添加上阅读和运动这两项。

说说我的读书经历,作为80后人,相信同龄人都和我一样,看过那个时代的小人书。我最初阅读其实就是从小人书开始的,在我叔叔家里有很多这类的小人书,我基本都给翻了个遍,印象比较深的应该是《封神演义》、《隋唐英雄传》、《白眉大侠》这类的小说,在初中、高中是看比较流行的《读者》、《意林》这类杂志类书刊,还有金庸、古龙、卧龙生、梁羽生这些武侠作家的全系列书籍。等到大学时期,身边的同学都手捧着各种网络小说看,那时候这个最为流行,我也看过一些,但相对较少,那时候尤其喜欢黑客类小说,还有一些关于计算机类的小说,其次就是各类技术类的书籍,比如《黑客X档案》、《计算机学报》,以及一些Linux操作系统相关技术书籍。

等到工作后,基本就只看技术类书籍了,因为是工作需要,工作几年后逐渐开始涉猎就比较广了,有经济学、心理学、哲学、历史、技能学习类等等,但其实也只是看看,能真正应用的并不是很多。这时候也开始兴起了各类知识付费类听书,又开始转变为以听书为主,阅读为辅,就这要持续的进行,其实还真没有怎么断过。而在去年开始我又开始看一些小说了,在疫情这两年期间,看了一些较为经典的小说,比如《挪威的森林》、《老人与海》、《平凡的世界》、《活着》、《白鹿原》、《人世间》、《三体》等等,尤其是近一年我逐渐的开始喜欢上了那些历届获得矛盾文学奖的小说作品。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阅读经历,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阅读经历,也可能类同,也可能差异较大,但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清楚阅读对我们一生的重要性,甚至是对下一代的重要性。

开卷有益,这是一个流传已久的谚语,意思是说阅读可以带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古代,中国就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们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和智慧,这也证明了阅读的重要性。

为什么说一定要加上阅读呢?

巴丹在《阅读改变人生》中写道:“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的终点。”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出自国画大师李苦禅的一句名言,意思是小鸟如果想要展翅高飞,那就要先学会如何振动自己的翅膀;人如果想上进,就要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知识。

阅读可以不断地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观点,从而拓宽我们的思维方式,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此外,阅读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我们更加自信地与人交流。总之,阅读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它可以提高我们的素质,扩大我们的视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因此,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我们都应该保持阅读的习惯,让我们受益终身。那我们如何更好地阅读呢?用简单的大白话给出两条建议:

  • 找自己喜欢的书读,找对自己当下有用的书读
  • 可以借助豆瓣评分,找8.0分以上的经典书籍

良好的阅读基础在于主动的阅读,阅读时越主动,就读得越好。我们现在选择都来源于认知,认知提升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阅读伟人书籍中的认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穿越时空与伟人去进行隔空对话。
重要的不是阅读本身,而是要对我们的认知不断进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