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赖床了,早上05:50其实已经醒来了,但一直没有起床,直到06:40才起床,所以一早上的更新没有完成。
五一长假已过,继续回到工作中来、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来。今天来聊聊我对外出旅行的一些看法。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已经成为了一位父母,强烈建议你趁着孩子还未上小学前一定要多出去逛逛。因为上小学后,基本上就只有寒暑假了,其它时间在上学期间不太好请假。寒暑假通常都会去看望双方父母,其实旅行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旅行会让我们打破很多的固有认知,接受更多不一样的文化、风土人情和历史遗迹等,帮助我们拓展眼界,增长见识。旅行可以让我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繁琐,放松身心,减轻压力。可以让我们享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丰富人生经验,它也可以促进身心健康,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活动。旅行可以让小孩从小就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人民、风土人情,帮助他们了解世界的多样性,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到新的环境,帮助他们发展独立思考、自我管理的能力,增强自信心;还可以让家庭成员一起分享快乐和冒险,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联系,增进亲子关系。拿我这一次的小长假旅行为例,看到很多不同的现象,它会打破我之前的认知。接下来举几个例子:
- 之前在游记文章中有提到发现山东很少有共享单车,反而共享电动车更多一些。在青岛时,我就此事刻意请教了一位导游才得知,原来是因为山东地理位置原因,城市中的道路有很多的上下坡,不便于自动车的骑行,所以就没有多少人愿意使用自行车。 这在我的固有认知中是无法和地势这样的因素联系起来的,还认为是城市管理策略使然。所以,很多事和我们自己的想法都可能有出入,并不能冒然地认为自己的看法就是最正确的,需要不断地开拓我们的眼界、探究事物背后的原因,以及接受和理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习惯之间的差异。
- 在潍坊和青岛看到一个交通现象, 左转弯待转是在直行灯亮后进行到最后三秒闪烁时,机动车才可以行驶到待转区域。在北京是直行灯一亮起即可行驶至待转区域。这一现象也打破了我的固有认知,记得刚刚开始开车时,对这块儿还有一些疑惑的,后来觉得这个设计非常棒,但这一次在外地看到这个不一样的交通规则,又对它有了新的认知。
- 我们在滨州住宿的那晚,赶到酒店后,我去附近进行充电,因为距离酒店只有800米,所以步行回酒店。在回酒店的路上看到一个路标,我就顺手拍了一张。拍这张照的原因是觉得这个路标它给人们的指示比我之前所见到的信息更为全面且清晰。通常我们看到的路标就是各方向是去往什么地点的标示,但滨州这个路标,它不仅告诉你方向,还给你提示了距离多远,它只是比我们以往看到的多做了一小步,但对于我们的体验上升的可不只是一点点。我们往往看到这个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规则是理所当然的,但有一些可能已经存在了百年之久,也许有一些只需要再做一点点改进就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这在我们生活中也常常可以感受到这些微创新给人们生活的改变。
以上例子,也只是我这一次旅行途中所见到的诸多现象中的几个而已,但这样的认知对比在我没有这次出行前,肯定是想不到的,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
我越来越发觉自己更喜欢一些自然景观,来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或者是历经千百年的那种历史工程。因为自然景观和历史工程是经过数百年甚至几千年的自然演化和人类智慧创造而来,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更加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气息。
它会让我越发的感觉到自己的渺小,生命的卑微,更应该要把握好这一生的时间,让自己不辜负此生。
相比而言,那些人造景点虽然造型新颖、时尚,但可能缺乏历史感和内在的价值,难以经受时间的考验和洗礼,对我没有太多的吸引力。当然这些景点也许在几百年后也会变得富含人类的历史底蕴。
还有一个问题,可能需要解释一下,就是为什么我在整个旅行过程中,并没有讲这些景点的一些内容?我个人认为,这一块内容在网络中有太多介绍景点的信息,没必要再去介绍,而在旅行过程中,每个人往往会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体验,这些也是很难用语言准确描述的,更需要个人亲身体验和感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