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你分享两件事,一个是我在朋友的公众号上看到她卸载了微博的一篇文章,与你聊聊我的实践经历;另一个是我在这个周末,断断续续看完的一部年度演讲。

一、朋友卸载了微博

昨天看到有朋友在公众号里讲到要把微博卸载了,说占用自己时间过多,但对自己并没有太多价值。

我的公众号中主要内容都是围绕 早冥读写跑 的终身习惯养成与实践。我一直鼓励更多朋友一起来践行这些好习惯,这必然也会有很多人会说自己没有时间。但时间是从哪里来的呢?我讲讲我的经历。

记得还是在疫情前,我也关注了很多资讯新闻,比如今日财经、今日头条等app, 每天都是花一定的时间必看的app,当然,还有微博、技术博客类,还有使用RSS 订阅工具。

后来,我发现我其实这样去阅读、去听那么多的新闻资讯,好像对我的生活并没有起到一点点的改变。而且我也发现这种方式好像是这些app每天在喂养我,我是在被动地等着接收这些信息。

在某一天,我做了一个决定,我把这类资源类软件全部卸载了,包括微博,每天不再花时间去刷这些新闻资讯了,经过了两、三年,我发现对我的生活丝毫没有影响。要说有唯一有影响的可能就是同事、朋友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他们讲到某个最新的新闻事件时,我可能并不知晓而已。但这其实根本也不影响什么,遇到这种场景,反而我会尴尬地一笑,求他们科普。

再后来,我又进一步做了优化,那就是我把手机上的所有通知全部进行了关闭,各种软件app上的推送都关闭了。这样给我带来的好处是我不会因为某一个推送就马上拿起手机,从根本上减少了我对手机的使用时间。现在基本一天的手机使用时间平均在3小时以内,周末可能会稍稍多一点。

做了以上两个改变后,我感觉我的时间多出来不少,再加上早起的习惯,我的时间就相对充足了很多。这些节省出来的时间,我想做什么,完全由我决定。我可以去看书、看部电影、跑步、写作、冥想,通通都有了可能性。
二、我看完一部年度演讲

这个周末,把除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外,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观看了一遍刘润老师的年度演讲,在朋友圈也是刷屏了,哈哈。我观看的时候,基本是1.5倍速看的,但过程中也因为各种事没法专注的看完,断断续续地在这两天里看完。看完的第一个感受是演讲之外的,不记得从哪一年开始,知识付费这个行业兴起,然后就开始各种年度演讲开始了。我个人看过的有吴晓波、罗振宇、刘润和雷军的,但今年的似乎来得有点早,10月底就开始了?连年度演讲也开始卷起来了,哈哈。前三个小时基本是视频在观看,后面的内容是在刘润老师的公众号上看的文字稿。突然觉得,如果我一开始就看到文字稿,是不是效率更高一些。至于演讲稿里的内容,我就不进行总结了,相信网络中已经有很多总结好的文章了。而我的收获是除了对一些领域有了更多全局的认识外,还在flomo上记录了两条笔记,主要是第二职业的点子或商业思路相关的。我从今年决定写公众号开始,就一直有一个期望,那就是我想通过技术做一款产品,让关注我的用户通过这款产品一起来赚钱,相当于形成一个互联网上的虚拟团队,这就像在现实中开一家公司一样。

因为一直有这个想法,我就会时不时地想想这方面的点子,一旦有一些自认为不错的思路就会进行一些记录。也许在明年,从这些记录中就可以找寻到一个可以快速落地的产品来。
以上,是我今天与你分享的全部内容,如对你有实际价值,不妨也在生活中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