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日我在星球里发了一个消息,说自己找到一本不错的书,打算这周来看,结果发完消息后,在周一要下载电子书来阅读时才发现网络中居然没有这本电子书。
于是,果断就在京东上买了一本,今晚回到家时才刚刚到货,忍不住就读了几页,待过来写今天的文章时,发现时间已经过晚,可能会影响明天的跑步,所以我今天打算偷懒了。

今天与你分享一些我在最近阅读的《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一书中的一些精彩内容。以下是书中原文,非本人原创。
冥想就像一个高息的投资账户,每天付出一点点的努力,过一段时间就会有很大的回报。
冥想可以加强宁静,宁静又可以促进冥想的进行,它们来自于同一精神。由此,你会慢慢明白宁静究竟是如何获得的—不是通过改变世界,而是通过改变自我。
愤怒是一种很盲目的情绪,没有固定的目的。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出现,它都不会成为你的朋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管愤怒是否合理,这一点都是不变的,真正要受苦的总是你。不要犯任何错误了,愤怒和攻击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情绪—它们从来不会自我康复,除非你主动将它们了结,它们才会结束。唯一从冲突中走出来的办法就是认识到它们无休无止的残忍本性,并且主动站在它们的对立面。愤怒和攻击需要在思想层面上解决。一旦解决掉了,行为层面的问题自然就得到解决了。一味地通过改变行为来治愈愤怒,就好比一锅汤已经污染了,而你却在不停地往里面加作料试图挽回一样,这样做也许会把污秽的味道遮盖住,但是对于除掉致病的细菌依然无济于事。
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失败”,那只是你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学到的东西而已。
要牢记一点:只要你在练习时意识到你的思想被每一天的惯常思维模式拉走,就要将它拽回来,这是我们进行冥想练习很重要的一部分。
有一点你要牢记在心:最简单的冥想练习方式通常都是最有效果的。我们都愿意通过不太复杂的技巧达到内心的平静,过于繁琐和复杂的技巧就像在饭里放了太多的作料,饭菜本身的微妙味道反而会被作料的味道毁掉。
冥想的时候,如果你感觉到焦虑,而且持续几分钟不退,那么你就可以睁开眼睛,直到焦虑感消退了再继续练习。如果这种感觉一直都在,那就结束这次练习,直到下次练习时间到了再开始。大多数焦虑感都是很微小的,随着平静的感觉越来越强,焦虑感很容易就会过去。就像冥想中走神一样,只要你不把它当作很大的问题,它自己就会消失。
冥想的质量远比冥想的时间和数量要重要得多。如果你想花更多的时间来做冥想练习,我不建议你一次持续过长时间,而是可以增加每一天的冥想次数。如果你计划每日冥想三十分钟,我觉得你不必一次三十分钟,而是分成三次十分钟—早晨一次、下午一次、傍晚一次,或者两次十五分钟。当然了,对于那些经验丰富的、坐多久都没问题的人来说,一次三十分钟也是可以的,甚至一次六十分钟也是合适的。但是,对于刚开始进行冥想练习的学生来说,一次五分钟至二十分钟就已经足够了。
冥想就是让你有意识地转个身,朝向另一方—内在的世界。你每天只用一小会儿时间,坐下来,闭上双眼,不再去管外面的世界,将注意力集中于内在的世界中,那里有你的核心自我,也就是能量之源的延伸,它始终存在。核心的自我就是一切创造火花的源头,你所知道的生命中的一切都源于此处。如果用盖房子来比喻,那么这里就是房子的地基。
你可以想一想婴儿的意识,那是一种还没有形成偏见,没有对世界万物冠以标签,没有自我概念,没有野心,没有区分对错、大小、美丑、好坏、高矮等概念之前的意识状态。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