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位朋友公众号写的关于日更不知道写什么的一个主题,大致意思是他已经日更了近60天,从前期的兴奋阶段到现在,感觉到在限定的话题里已没有什么可写的了。
我想说,这其实是再正常不过了,我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的, 尤其在第一年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有人会说,可能是你输入不够、思考不够, 这确实是一方面原因,但还有另一个原因我认为是实践不够。
为什么我要说是实践不够呢?因为我们在写的内容定位是围绕个人成长领域的实践。所以说,你在短时间内没有很多实践的成果,你就无法把这种成长经历表达出来。
如果说,你不去秉承着“做我所讲,讲我所做”的理念写,那其实有一定的输入后,你的日更写作应该是源源不断的,你完全可以把别人说的一些话,经过你的思考加工再说一遍。
这样来写作的话,你其实是不缺少写作素材的,对于这样的方式,对某一些读者也很友好,可以跟着你学习到一些理念、知识。
但我想说的是,这样的写作方式,没有经过你的实践,还只停留在思考层面,其实对于你个人的成长并不是特别的好。不能说完全无用吧,但你自己只听、听看,但不去通过行动来提升你自己的能力。
我们获取那么多的输入是为了什么?肯定不只是为了给用户提供价值,我相信更大的价值是为了提升我们自己。
我认为这种方式不够长久,如果说只是为了快速积累用户,也许行得通。可以看到一个道理结合一些看到的案例就可以写。比如说,现在自媒体一直在讲的流量快速起号,就是这种方式,什么是热点就抓紧跟上,去围绕这些热点去写,阅读量也会上得很快。
不可否认,这种快速引流去变现的方式我是佩服的,因为他们实实在在的赚到了钱,我说什么都没有这个实际,是不是?但这样的方式写作,我认为充其量叫做是一个写手,不能称之为写作者、实践者。
就比如我,我时而也会这样写一篇文章,所以,我就没有资格说人家的不对。但我不想以那种写作方式主导我的写作习惯。我还是最喜欢我做什么,就写写什么,比如 我现在实践的“早冥读写跑”,我就主要围绕这几个我认为要去终身实践的好习惯来写。
只要每天能写写我在这几个方面的一些思考与实践,我就觉得心情超极棒,一边实践一边表达。终会有那么一班朋友会与我同频,一起慢慢开始,一起长期坚持。通过这种自律的方式不断地精进自己。
如果我一直秉承着这种“做我所讲,讲我所做”的理念来进行日更写作,就必然会遇到某一天不知道写什么?相信你如果关注了我的公众号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我在围绕“早冥读写跑”这几个主题进行每日的写作时,有一些观点和案例会时有重复,这其实也是一种不知道写什么的表现。
但话说回来,我的日更写作是在实践写作这个爱好,也在不断练习写作这项技能,那无论我写这几个主题的哪个内容,它其实就是我最好的练习方式。每日的写作也是不断加强我写所用到的肌肉,让它持续增强,不至于手生。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写什么都需要每天来写,先练就一个写作熟手,这是必要的。就比如今天的这篇文章,我可以简单描述下我的写作流程。
我在家忙完家务活后,坐在电脑前,打开Notion准备写时,还没想到今天要写什么。于是我随手翻了几个公众号,这时看到一位朋友在写他日更这几天的困境,也就是文章开头的那一段话的表述。
这时,我就确定了要写什么,就写写日更吧。然后,我就马上在Notion上新建一个空文档,开始写,并没有先想一会儿如何写,直接开写。
大约20分钟的时间,就写上了上面的这些文字,思绪到哪儿,就写到哪儿,反正就是一直在写,一直在想,一气呵成。20分钟结束,1200字搞定,如此而已!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