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冥想时我把时间从 15 分钟调整到了 20 分钟,以后冥想也会进行20分钟了,在一年内大概率不会再延长冥想时间了,每天都至少有一个 20 分钟冥想。

截止今天,我已经持续每日不间断地冥想了一百三十多天,从最初的5分钟到10分钟,再到15分钟,到今天开始的20分钟,其中 15 分钟持续的时间最长。

现在我的状态是越来越期待每天一早的冥想了,就像当年刚开始培养跑步和写作时的状态,每天晚上睡觉前就在想第二天一早的冥想。我非常喜欢这种状态下的我,有了冥想和运动的加持,每天都能让我信心十足,精力充沛。

我为什么会延长时间至 20 分钟呢? 其实没有什么严谨的逻辑,只是单独的想把这个时间拉长一些,我早上的时间也相对充足。

要说实际意义上的影响,可能就是有时静坐下来有10分钟没有进入状态的情况,15分钟有点短,有时刚刚进入状态,结果15分钟时间就到了。

虽然说现在这种难进入的状态也越来越少了,这可能是我想到唯一能与延长冥想时间有关的一个理由了。 有时候我也在想,哪个周末我想尝试挑战一下冥想 60 分钟,因为从没有过那么长时间,只是想体验一下。

冥想的这些时间里,我在越来越简化当下冥想的流程,现在已经演变得足够简单,以下是我当下进行的冥想步骤:

  1. 找一个安静的角落
  2. 静坐,挺直脊柱、放松身体,手臂轻轻地放在腿上
  3. 深呼吸五次,闭上眼睛,缓缓进入冥想状态
  4. 关注呼吸(自然呼吸即可,不需要刻意深呼吸)
  5. 观察脑中的念头,走神了轻轻拉回来,不做评判

再精简一些:

  1. 静坐
  2. 挺直腰背、放松身体
  3. 关注呼吸不控制
  4. 关注想法不评判

就这,这就是冥想的全部步骤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至于像网络中的各种冥想课程,都是基于这几点变化的,其实很多都并没有太多意义。比如说盘腿而坐、拈花指,这些最多算是一个仪式,并不会在冥想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比如我刚开始冥想时是坐在椅子上的,在椅子上静坐,双脚与肩同宽,手臂轻轻地放在腿上。现在的我大部分也是坐在椅子上进行的冥想,偶尔才会盘腿而坐。所谓大道之简,我想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聚集在最关键的几个步骤上,其它花里胡哨的东西尽量避免,这样才能把你有限的时间节省出来花在更重要的事上。关于冥想的好处,可翻看我之前的文章,以及浏览我的100天冥想记录。冥想使我变得越来越专注、内心越来越平静,每当冥想结束时身体的那种舒服、大脑的那种清爽让我无以言表。现在的我,除了每早的冥想外,也开始尝试更多的正念练习,比如一个人吃饭时也不看手机了,只关注吃饭的当下;行走时也开始刻意注意感受当下,感受沿途的风景、变化。因为这些的变化,也让自己越来越不焦虑了。当然,焦虑的缓解不仅仅只是冥想带来的,跑步、阅读和写作都有帮助。如果你也想尝试,现在起,坐下来,关注呼吸!就这么简单,一开始你只需进行1分钟即可,千万不要一上来就给自己太大强度而畏难放弃。等慢慢养成了习惯后再逐渐延长至 3 分钟、5 分钟,再过渡到 10 分钟、15 分钟。